“三顾茅庐”苦口婆心 联动调解化解纠纷
(通讯员 田芳)近日,红寺堡法院联合弘德村委会成功化解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
弘德村村民赵某与王某系邻居关系,王某在自家院中修建房屋时,雇佣赵某为其提供劳务。赵某在从事劳务作业时不慎从高空跌落受伤,后经评定赵某伤残程度为九级。赵某遂将王某诉至法院,主张各项损失达二十余万元。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双方子女就赵某的赔偿事宜在诉讼前就发生打架事件,致使王某的儿子受伤住院。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因双方情绪激动且分歧较大,调解工作均未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考虑到双方的矛盾已然加深,一纸判决不能真正化解双方矛盾,双方当事人反而可能引发新的案件甚至发生刑事案件。法官遂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村委会,邀请村干部、驻村调解员、父老乡亲进行旁听。庭审结束后,在村干部等人的参与下,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进行庭后调解,由于王某坚决不同意赔偿,调解以失败告终。
两天后,法官组织双方到村委会,向被告释明法律规定及类似判例后,被告最终有所动容,但被告愿意赔偿的数额与原告主张的数额相差甚远,调解再次失败。一周后,法官决定再次前往村委会组织双方调解,法官将案件诉讼的程序和风险逐一向双方进行了分析,村干部也将王某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说明,赵某深知王某没有赔偿能力,最终做出让步,由王某向赵某赔偿16000元,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后,王某当场向赵某履行了16000元赔偿款。至此,案件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并连连称赞法官“三顾茅庐”化解纠纷的耐心和为民办实事的作风。
一直以来,红寺堡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创新调解模式,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助力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